《創新是一種態度》:防呆的思考訓練

facebook_01_innovation.attitude-innovation.attitude

作者:Yu-Ren


01_innovation.attitude-innovation.attitude


開始注意到翟本喬,大約是在太陽花學運前後吧!某天,在朋友的版面上,看到了這麼霸氣的一段話:

有人認為 PTT 不該用學校或國家的資源嗎?好吧,來!要多少主機、機房空間、和頻寬?我捐!而且我保證絕不干涉上面的任何事情。

這段話被分享了快兩千次,甚至還超過三萬人按讚,似乎很難不注意到呢!於是,默默地按下了追蹤,但說來奇怪,facebook 的演算法,非常難以理解呀,追蹤之後,居然沒看過任何一則消息,直到這本書上市了,都有簽書會了,才又出現在我的版面上!

奇怪了,是只要可以花錢的東西,facebook 都很願意讓大家知道嗎…….


輕鬆易讀的故事書


以前,大概都看了一些奇怪冷門的書,一直都覺得,這類談觀念、講想法的,似乎大多是難以咀嚼消化吸收,或是作者會用很虛幻,類似宗教儀式的方式,灌輸概念,所以,面對這本書,剛開始也是抱持著看看就好的態度。

正文開始後,很快的,就把第一章看完了,「哇!這本故事書真好看。」這是我的第一印象!

作者在闡述一個觀念時,總是用一個自身經驗的故事,來包圍這個概念,步調不疾不徐,不貪多讓人模糊重點,也不會令人覺得空泛,用故事帶出重點,更不會覺得內容生澀乏味!

這樣的表達方式很高明。我自己的經驗是,直接說一個觀念時,有些人就是聽不進去,人的叛逆心態這時候都會默默發揮正常功能,「哀唷,你說的就是對的喔,阿不就好棒棒?」、「你有很厲害嗎?我憑什麼要聽你的!」、「阿你有科學根據嗎?數據呢?」等,各種不屑的眼神血淋淋的刻在臉上!

但如果換個方式,向他述說;「之前我自己的經驗是如何?發生了什麼事情,經過了怎樣的過程,才變成現在這樣?所以之後你也可以怎麼做?」說也奇怪,這些不屑的眼神,就會慢慢消去,逐漸浮現帶點嬌羞的氣色,「哇,你人不錯捏,把之前的經驗告訴我,那我就照你說的試試看好了!」

恩,好像頗有事!

總之,從這角度出發來看,這本故事 書真的好看!


無所不在的框架、假設


「身分證掉了怎麼辦?」、「1+1=?」……

生活中有許多問題,一出場都會有既定答案,就連 Google 大神給的答案也是標準解決方式,不信的話,你可以自己 google「身分證掉了怎麼辦?」,出現的答案不外乎就是戶政事務所、警察局等相關資訊。而「1+1=」更有趣,搜尋後,google 很貼心的直接給你一個計算機 XD

這些,都是生活中的無形框架,想突破,得要自己開始練習思考,面對任何問題都要保持存疑的態度,不受舊有經驗束縛,才能開始屬於自己的創新。


點子應用大賽


創新可能難了一些,但抄襲式創新,或許大家就比較熟悉一些了!大學時代,某些通識課程的作業,許多同學們都是一起「參考」後,各自發揮。

奇怪的是,都是參考同一篇文章,作業重點文字也都是那些,但每篇作業的分數就是不一樣。教授一定都是吹電風扇,依照紙張飛行距離打分數的 對於作業的呈現方式,有個人喜好存在。能夠吸引到教授的目光,就算是抄的成功的。

『很多發明都是先看到別人做了些什麼,再從中改善一點,就能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。有時候這種抄襲根本沒做什麼改變,卻因為將它引進至原來沒有該產品的市場,因而創造出商機。』

之前看的一部電影《蘇富比偽畫大師》,也是類似的概念。

貝特萊奇找尋了市面上看不到,但文獻上有紀載的畫作,使用名畫家的繪畫技巧,以及符合當代的畫布,並且揣摩名畫家的心理,重新創作維妙維肖的名畫,將這幅畫投入拍賣市場中,藉此賺取金錢。

找到屬於自己產品的特色,並且符合市場需求,才能創造成功。


打破舊有規矩的破壞式創新


以前成功的案例,透過改變,也能創造另一波高峰。我想起曾經經歷過的卡式錄音帶(卡帶)巔峰時期,

遙想很久以前的卡帶,錄放音機因為價格不算高,幾乎家家戶戶都有。而喜歡的歌手出專輯,卡帶也成了支持偶像的首選,家中的櫃子,還有滿滿一整排的卡帶。

那時候,聽到喜歡聽的歌曲,只能按下倒退鍵,猜測某個位置,重新播放,但位置通常沒多準。後來進步一些,學會依照倒退秒數調整播放位置,通常也可以控制到很接近的程度,誤差值已經在可以忍受範圍內。接著,卡帶內的塑膠帶就變薄了,開始一連串的跳針……

接著,CD 出現了,播放器也可以選擇喜歡聽的音樂並記錄,還可以循環撥放。但一張 CD 的其他歌曲,就這樣反覆被跳過,消失在某張 CD 的播放清單中,直到,偶然中發現「喔!原來,這首歌是收錄在這張專輯中唷!」

『Apple 聽到消費者的聲音:我不想全買,只想買想要的那一首;iTunes 就真的讓你只買你想要的那一首。而且還讓你可以記錄,全部中央儲存。就算 iPod 掉了,換一台,還是能夠重新把這些你購買的歌曲找回來。』

原來,並不是前所未有的才叫做創新!可以跟上潮流,解決消費者問題,讓生活更便利的改變,都是一種創新。

創新,從改變開始。


從這些小事累積正確、符合需求的創新。


用科學方式證明想法的可行性,並讓大家信服,是近代常使用的方式。不再是古代像是「孔明借東南風,眾人嗤之以鼻,事成後覺得好棒棒,受小弟一拜。」

但即使用了時下流行的大數據統,計出的數字,也得要有正確的解讀方式,才能讓數據發揮最大的效益。

書本中舉了二次大戰中,英國想透過數據分析,以改善轟炸機轟炸德國時,被擊落的機率。分析手邊所有轟炸機全機的彈孔,直覺上,當然是依照書面上的數字,挑選彈孔數最高的進行補強。但,這些是飛回來的飛機,而不是被一擊必殺的飛機。


02_innovation.attitude-innovation.attitude


03_innovation.attitude-innovation.attitude


有一份好的數據,卻做了錯誤的判斷,浪費了一手好牌,慎戒之。


最後的反思


  1. 搞懂遊戲規則。
  2. 使用正確資訊做判斷。
  3. 不設限,創造並面對挑戰。
  4. 嘗試不同面向思考,突破當下困局。
  5. 認清現實,自己換顆腦袋或許是條捷徑。Orz


一起來看書看電影